天狼影院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://www.tianlang.run 经过10多年的扶贫攻坚,贵州从无到有建设了由2.6万多座桥梁架起的“人造高速平原”和大数据中心,吸引了全球众多高科技企业投资,经济发展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前三。 一、桥梁架起“人造高速平原” 贵州是我国没有平原的省份,受土壤贫瘠和喀斯特地貌的影响,98.7%的面积都是山地和丘陵,岩溶地貌占据贵州约62%的国土面积,石灰岩和白云岩等碳酸盐岩形成了天坑、石柱、岩洞、地缝、峰林峰丛等独特风景,但是这些风景并没有让贵州富裕。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渗漏快,地表损害严重,石漠化严重,地狭田薄,土壤里含有过多碳化钙等都不利于农业发展,造成了贯穿古今的贫困问题。 岩溶大地复杂的地形地貌给贵州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,因群山环抱沟壑纵横,无法与外界产生太多的贸易往来。崎岖的盘山路使运输难度极大,连网购都不包邮,高速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与发达省份相差甚远。贵州是我国内陆最后一批发展较晚的省份,错失了巨大的贸易机会。即使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,也无法引得优质资源进来。贵州有71个县市84.89%的国土面积曾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区。“天无三日晴,地无三尺平,人无三分银”的民谚是贵州真实无奈的写照。 图表1:贵州地形地貌图 来源:贵州省政府网站,新华财经 面对困境,贵州将基建做为破局的关键。贵州要发展,交通是第一要务。从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官网上看到,近年来,贵州交通发生了巨变,2015年实现县县通高速,2016年底乌江复航,2017年实现村村硬化路通客运,成为西部第一个、全国第九个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省份,形成了15条高速出省的大通道。特别是贵州的乌江黄金水道通航,改写了人们对航运的认知,在这里“水往高处走,船在天上行”,乌江黄金水道已经能通行500吨级船只,从贵阳开阳港出发到重庆涪陵转运到长江。乌江以前因为建设水电站不能直接通航,现在架起落差以百米计量的升降“电梯”,彻底打通航道梗阻,让贵州断航几十年的乌江重新通航。 在贵州交通大建设史上,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莫过于桥梁,全省桥梁的数量多达2.6万多座。贵州之所以要修这么多桥是因为岩溶地貌峡谷地形,给出行和经济发展都带来的极大不便,需要不断修建峡谷桥梁。以2001年10月建成的贵毕高等级公路为例,全长仅为179公里却拥有151座桥梁,平均每过1.18公里就有一座大桥,被收入世界吉尼斯纪录。目前贵州已修成了举世闻名的桥梁工程,几乎包含当今世界所有桥型,全世界排名前100座高桥中有46座来自贵州。白盘江特大桥桥面与江面垂直距离为565米,以刷新世界第一高桥记录而闻名中外。清水河特大桥桥面垂直高度达540米,是全球最大的单跨板桁结合加劲梁悬索桥,亚洲第一山区钢桁梁悬索桥,为世界第二高桥。此外,还有鸭池河特大桥、六广河特大桥、坝凌河特大桥、平塘特大桥等,这些大桥无论是建桥技术难度,还是桥梁高度都排在世界前列。预计到2022年,贵州将建成“6横7纵8联”和4条城市环线构成的密集的高速公路网,总里程将超过1万公里。这些高速公路和高架桥梁将崎岖破碎的贵州大地连成了一个整体,实现了从天然喀斯特高原向“人造高速平原”的转变。 图表2:世界第一高桥——北盘江大桥 来源:贵州省政府网站,新华财经 二、独创“贵州模式”PPP融资模式 大交通建设尤其是桥梁建设,是贵州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一页。贵州的公路水路交通建设直到今日,累计投资1.3万亿元左右成为西部第一。今天的贵州青山依旧在,天堑变通途。但是作为一个经济落后省份,如此巨大的交通投资,资金从何而来?国家的支持和扶持虽然很大,但是高达万亿的投资额还需要靠自己。毕竟中国需要建设的地方还很多,国家不会仅偏向贵州一个内陆省。 贵州创造基建的奇迹,离不开独创的“贵州模式”PPP融资,目前“贵州模式”已经在全国推广,成功复制到其他省份的基建工程中。贵州的政企联手创新PPP模式是交通建设的宝贵经验,有效地解决了政府缺资金,企业缺项目的难题,打出多套PPP组合模式。“贵州样本”是企业出钱建高速公路,建成后由企业自行收费回收投资和利润。路权属于政府,运营属于企业,一般是30年后政府再收回。“贵州模式”包括多种类型,“BOT+EPC”“BOT+EPC政府补助”“股权合作+EPC+运营期补贴”等多种PPP形式,创造了高速公路投资融资的有效样本。这也是贵州发展的一个重要创新,正是有了这样的模式,贵州才建成了8000公里的高速公路,为地方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 三、从无到有的大数据产业 大交通成功建设,让贵州和周边省份站在了发展经济同一起跑线上。发展地方特色产业,解决脱贫难题是贵州的首要目标。在西部大开发中,贵州主要以资源输出为主,“西电东送”“西煤东运”是贵州主要项目。但是贵州面临资源枯竭问题,生态脆弱经不起长期破坏,不能继续发展高耗能产业,必须保住青山绿水搞发展。 2012年,贵州将新兴的大数据产业做为未来发展的方向。一个从来与高科技没有交集的内陆落后省份要发展大数据,很多人都曾表示怀疑。在2012年大数据还只是一个初现行业,在全世界范围来说都属于新兴产业,并无发展经验可以借鉴。贵州进入了一个陌生的行业,眼界和魄力起到了关键作用。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决心之大,发展速度之快,超乎人们的想象。为了发展大数据这个全新产业,贵州到处谋求合作,在全球首开数据资源招商先河。西进班加罗尔,北上阿拉木图,远赴美国硅谷,辗转“一带一路”,率先建设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,设立全球第一个大数据交易所。2013年谋划,2014年探索到2015年推进,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,超过其他地区十几年的增长。在2015年贵阳举办的首届数博会上,共有全球大数据领域380多家企业参会,观展人数突破6.4万人次。央视、路透社、华尔街日报等65家国内外知名媒体参与报道贵阳数博会,共签约58个代表性项目,涉及金额240多亿元。2016年3月,中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获得国家发改委、工信部、中央网信办发函批复。 《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》显示,2020年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超过15%,连续六年排名全国第一;2020年数字经济对贵阳GDP的贡献率达到36.8%。现在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基本都聚集贵阳建设大数据中心,华为、苹果、微软、阿里、腾讯、抖音等知名企业的数据库都建在贵阳。10年前,贵州押注大数据,2022年迎来了国家级大工程。2022年2月,国家正式启动“东数西算”工程,贵阳成为全国8大节点之一。 2020年11月底,贵州实现了全境脱贫摘帽。如今提到贵州,人们更多想到的是大数据,而不再是白酒。10年间,贵州攻克贫困堡垒,经济增速连续位居全国前三,数字经济增速连续5年全国第一。但是贵州仍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,比如高科技人才缺乏,大数据交易的不确定性,如何将数据产业有效转换,为更多人提供就业机会。 (文章来源:新华财经) 文章来源:新华财经![]() |
1
![]() 鲜花 |
1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业界动态|白城信息网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29
请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