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账户
白城信息网

自媒体资讯干货

亲爱的游客,欢迎!

已有账号,请

立即登录

如尚未注册?

加入我们
  • 客服电话
    点击联系客服

    在线时间:8:00-16:00

    客服电话

    400-000-0000

    电子邮件

    xjubao@163.com
  • APP下载

    白城信息网APP

   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

  • 官方微信

    扫描二维码

    关注白城信息网公众号

白城信息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

让中原粮仓更充盈更稳固(现场评论·新时代的伟大实践⑱)

2022-12-17 发布于 白城信息网
简谱 https://www.msscos.com/

(原标题:让中原粮仓更充盈更稳固(现场评论·新时代的伟大实践⑱))

继续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不负农时、不负土地,做到饭碗一起端、责任一起扛

来到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张市镇高标准粮田综合开发示范区时,种粮大户陆爱东正在田间忙活。看着流转的300亩土地喜迎丰收,他说:“俺家这好收成,多亏脚下好土地。”截至今年8月,尉氏县累计建成95万亩高标准农田,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,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进一步加快。

粮食安全、“三农”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要之基。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,来到尉氏县张市镇高标准粮田综合开发示范区,强调“要立足打造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这一目标和任务,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开辟新途径、挖掘新空间、培育新优势”。河南农业农村人口比重大,“三农”工作任务繁重,粮食生产这个优势、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。近年来,河南不断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,持续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,让中原粮仓更充盈更稳固。

粮食生产的根本在耕地,提高农作物产量,关键是确保种粮面积、提高耕地质量。站在地头,陆爱东蹲下捧起一抔土说:“这土壤有机质多,保水保肥性能好着嘞!”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,尉氏县确保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以上,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65万吨以上。保住农田、建好农田、养好农田,就能稳住粮食生产。以提高耕地质量为抓手,合理利用土地资源,推动高标准建设,才能筑牢粮食生产基石。

粮食生产的出路在科技,既要藏粮于地也要藏粮于技。产好粮、多产粮离不开科技支撑,重点是田间管理。过去种地缺乏精细化管理,容易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乃至减产。如今,田间管理更加智慧高效,特别是高标准良田项目区内融合“5G+智慧农业”技术,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,提高了生产效率。点击屏幕进行喷淋、飞防作业的陆爱东感慨:“动动手指就能种地,比以前轻松多了。”土壤墒情监测设备,能自动感知作物是否缺水;智能阀控出水终端,可根据土壤温湿度自动浇水;孢子捕捉仪,通过收集空气中的有害菌孢子,提前发现病害苗头……随着一项项技术在田间地头落地,农业与科技的融合不断深化,农业产业发展的“含金量”更高。

稳定粮食生产离不开政策支持,设施改善和政策帮扶要到位。近年来,尉氏县加强灌溉、电力等设施建设,提高灌溉效率,加强田间用电供应,切实提升农业生产保障水平。放眼广袤田地,排水沟渠设置科学,水井、潜水泵等设施一应俱全;相关部门还引进粮食烘干设施,方便农户储备粮食。陆爱东说:“现在真正实现了旱能浇、涝能排、粮能储。”同时,尉氏县严格落实补助政策,去年发放耕地补贴1.1亿元;落实小麦最低价收购和主要粮食作物农业保险政策,保障种粮农民收益。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、政策帮扶不断优化,农民收入节节攀升,种粮积极性大为提高。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,一项一项抓落实,就能让好政策更好地扶持农民,让农业成为群众心中有奔头的产业。

耕耘才能收获,实干赢得未来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“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”。继续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不负农时、不负土地,做到饭碗一起端、责任一起扛,稳定粮食生产,保证粮食安全,我们必将在希望的田野上实现新的丰收。

1

鲜花
1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

请发表评论

全部评论

相关阅读

  • 白城信息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白城信息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白城信息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白城信息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白城信息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白城信息网
    1970-01-01
白城信息网

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

相关分类
热点推荐
关注我们
白城信息网与您同行

客服电话:400-000-0000

客服邮箱:xjubao@163.com

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
白城信息网 版权所有

Powered by 白城信息网 X1.0@ 2015-2020